在小微企业多、职工比较密集的工业园区、社区、楼宇等建设共享职工之家13处,推动职工之家资源共享,打通服务小微企业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工会服务效能。
3月13日,除张继超因工作提前返回日照,其他5名日照市援鄂医疗队员代表参加了武汉大学举办的致敬抗疫英雄赏樱专场活动。上次来的时候整座城市都是空荡荡的,安静得可怕
具体工作中,该区以开展项目突破年为抓手,确定重点项目127个,年度计划投资125.2亿元。其中,吾悦广场项目,位于东港区日照街道兴海路南、东关南路西侧,由上海新城控股集团投资建设,建设规模1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亿元,将于2022年建成投用。截至目前,东港区已经有12个过亿元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达68亿元,一个个高质量发展金种子开启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专班推进、清单管理、集中开工、每月调度,将一个个项目推进变成干部作为的竞技场、擂台赛,传导压力、倒逼责任。2月26日上午,全省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东港区共有总投资约30亿元的6个项目参加此次集中开工。
聚焦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实施产业招商链长制,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大力招引旗舰型、引领型项目。对于东港来说,重点项目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更是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升级的火车头。相关建议可于3月20日前发送至邮箱cgjszylk@rz.shandong.cn。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珊 报道)。主流日照讯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位于日照市区中心位置的银河公园,始建于2000年,由废旧采石塘改造而成,总面积48.46公顷,绿化面积28公顷,水域面积14公顷。为践行精致城市建设要求,全面提升银河公园服务功能,拟对公园交通系统、配套设施、植被绿化、雕塑建筑、亮化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为充分听取民众意见,聚集社会各界人士智慧,共同做好银河公园改造建设工作,现向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市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望积极参与
来自广东代表队的裴悦表示。主流日照讯 3月10日,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篮球女子成年组资格赛的15支代表队的140余位运动员进行赛前体能测试。
根据赛程安排,3月11日,参赛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第一阶段正式比赛将于3月12日开赛。作为运动员,首先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这不仅是适应比赛的要求,更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测试共设置90秒强度投篮、负重深蹲、负重卧推、30米冲刺四个项目。体能测试纳入赛前考核内容系首次。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曹楚炜 报道)。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要在基础身体能力和专业运动表现上下功夫,争取更好地在球场上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比赛增加基础体能测试,对球员既是挑战,也是鞭策体能测试纳入赛前考核内容系首次。
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要在基础身体能力和专业运动表现上下功夫,争取更好地在球场上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根据赛程安排,3月11日,参赛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第一阶段正式比赛将于3月12日开赛。
作为运动员,首先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这不仅是适应比赛的要求,更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测试共设置90秒强度投篮、负重深蹲、负重卧推、30米冲刺四个项目。
比赛增加基础体能测试,对球员既是挑战,也是鞭策。来自广东代表队的裴悦表示。主流日照讯 3月10日,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篮球女子成年组资格赛的15支代表队的140余位运动员进行赛前体能测试。(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曹楚炜 报道)在组织保障上,我市顶格推进,成立副处级单位———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全市活动的牵头组织、统筹协调、指导督导。群众的所急所盼所需,就是文明实践厚植基层根基的度。
如何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记者在中心找到了答案。在志愿组织办公区,日照方舟救援队、日照市阳光助残志愿者协会、日照久久养老志愿者协会等35个社会影响力大、群众需求高的市级志愿服务组织齐聚一堂,方便群众参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敏 宋庆艳)。
我们搭建起‘文明实践云平台,就是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让群众所需得到更快解决,说到底,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在全省地级市中是唯一的一个。
4355工作模式的最后一个5是指依托位于中心内的文明实践云平台,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实现招募注册、培训提升、项目发布、供需对接、嘉许激励五大功能,提升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推动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文明实践时代新风。5日上午,记者来到实践指导中心,围绕其成立背景、体制机制、方向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探析其创新性和时代特色。这种新格局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相融合,整合资源,织密网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围绕群众切身利益,解决所需所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变化。2020年,仅市级志愿服务力量就下沉一线开展宣传宣讲、疫情防控、扶贫攻坚、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8.6万人次,惠及群众56万余人。
如何推进中心高效化运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使之科学有效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是当务之急。点 睛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温暖每当我们看到斑马线上的牵手志愿者,心底总是会深深地感动。
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1个,区县中心7个,乡镇街道实践所55个,村居、社区、书房实践站1817个。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志愿服务菜单式供需对接:市、区县中心可以汇总发布志愿项目,即发单。
成立初衷:城乡志愿服务需要大本营一座城市最打动人的是文明,最感召人的是精神。在中心的志愿组织办公区,记者见到了日照市助残志愿者协会的孙娜,她去年加入了该协会,做公益还不到一年,去年疫情时期,看到我同学在高速路口执勤,觉得做公益很伟大,就加入进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
五度服务格局由此而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形式是志愿服务。统筹城市乡村、统筹条块资源、统筹线上线下、统筹党政引导和志愿主体,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我市高起点谋划、全市域推进文明实践载体建设。四级工作架构和三大工作体系,其核心指向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实惠、愿参与、真点赞。
2020年全市共开展志愿活动17.6万人次、为民办实事26.2万件,搭建起服务群众的民心桥。志愿服务,让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温暖。
他们播撒下志愿服务的种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3月5日,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正式启用,将成为统筹协调指导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专门机构和整合全市区县、街道、村居文明实践资源的重要平台,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进一步走向品牌化、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这在全省地级市中是唯一的一个。
建设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彰显日照文明风气、文明风尚、文明风范的重要平台,也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在平台的基础上,我市建立了统一的市县乡村四级志愿服务双向对接系统,实现对全市志愿组织、志愿者管理一平台完成,市县乡村四级资源力量、群众需求、活动组织一平台对接。